HKU Data Repository
Browse

華人男同志跨地域研究 (Chinese Male Homosexualities: Memba, Tongzhi and Golden Boy) / 江紹祺 著

book
posted on 2024-10-10, 01:59 authored by Travis S. L. Kong

本書是第一本從「性公民權」視角,分析華人男同志在身份、慾望與性別氣質方面的社會學著作。其核心材料是作者在1996 至 2008 年間進行的大規模民族誌實地考察,包括90個來自香港、倫敦與中國內地的生命故事。作者指出,無論是奉行耀眼消費主義的香港memba、內地的同志與money boy,抑或是倫敦的女性化金童,均受到全球與在地酷兒文化的跨國浪潮影響。透過拒斥全球同質化與在地本質化的既有預設,本書對於華人男同志的「性別」(gender)與「性」(sexuality)提出開創性見解,同時就跨國華人性身份、慾望與實踐建立了「酷兒混雜性」的新理論範式。

History

Publication Year

2018年7月

Publisher

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

ISBN

978-988-237-062-3(平裝);978-988-237-933-6(電子書)

Genre

社會學、性別研究

Copyright Disclaimer

本書電子版採用創用CC授權條款CC-BY-NC-ND 4.0,提供免費閱覽和下載,具體使用條款請參見:https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-nd/4.0/ 本書內容經過同行評審,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學術書刊委員會批准出版。

Authors Bio

江紹褀,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。長期從事性/別、媒體與文化研究,通過研究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同性戀、性產業以及性文化等社會現象,探究華人的性、性別、慾望、身份認同及親密關係等議題,得出更符合本土情況的論述。

Endorsements

通過深入的訪問、生動的個案陳述和尖銳的理論分析,江紹祺呈現了華人男同志在中、港、英三個不同地方如何「被製造」和「自我製造」性公民權。在他的分析角度中,權力並非單一中心,而是以「分散式霸權」的形式出現。所以他特別能夠更細微地體察與揭示個人如何在制度、群體之間找尋空間。 ──呂大樂,香港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 在婚姻平權與反撲論述都日益全球化的當下,跨地域的觀點是同志研究的重要導航。本書呈現性、主體與權力的多重樣貌,不僅涉及地理的移動與界線的穿越,也彰顯文化的翻譯、結構的轉變,非常值得閱讀。 ──藍佩嘉,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

Usage metrics

    Open Books Hong Kong

    Exports

    RefWorks
    BibTeX
    Ref. manager
    Endnote
    DataCite
    NLM
    DC